
本文共计4330 字,阅读时间约为 23 分钟
理论上来说世界观可以决定人生观,但相同的世界观下产生的人生观并不相同。经过我的观察多的是所谓“打不过就加入的人”其实每个人自出生以来或多或少其实都行走于他们所信奉的“道”上,有一种行走于xx道的行者的感觉。大多数人可能被问到自己的人生观是什么,虽然会一时组织不起来什么语言来形容但也能蹦出来那么一两个字来阐述自己想要什么,诸如开心、快乐、幸福、有一个美满家庭、能养活自己这样的话也算是我能听到的高频词汇。本博文主要描述自己,暂且不在这里讨论我对其他人的看法。
回归自己,那么从我的世界观可以看出我对整个世界狭义的来说是对人类社会的看法,那么我要在这样的世界里,奉行什么样子的“道”呢,会成为什么“道”的行者呢?其实并不难得出,因为当时默默思考得出准确世界观的时候的本意是寻找一个答案,所以人生观显而易见:我要从自己开始打破我认为的“不合理”的那些“私有制”(主要是自己能做到的,针对自己的),逐步地让自己的“利他”大于自己的“利己”,笼统的来说可以称之为“好人”。
说起来好人这个头衔获得可容易可难,容易的是一时的好人难的是一世的好人。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时常审视自己是否双重标准、是否有使用“世俗”观念来评价别人。我在塑造自己的时候更喜欢把自己打碎然后重组,我不喜欢让那些原有的观念来“无理由”的塑造我,这也是为什么我虽然看起来“反世俗”“反权威”但依旧会吸纳采取肯定一些传统的东西,我并不是一个对世俗观念犯PTSD的人,“扬弃”“批判性思维”都是我所采用的方法工具我并不想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审视自己是否双重标准使我受益匪浅,虽然迄今为止我依旧会无意识的因为“自我防御机制”或者自己的其他缺点存在依旧会双重标准,但自认为已经减少了很多,因为一直在总结反思。经我发现,很多人在执行“我为你好”这条指令的时候不可避免的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在别人身上,有一种“为别人好”“爱别人”但最终指向的是为了自己的感觉。这也是很多人对家长/亲近的人不满意的原因,我并不想走他们的老路,对大多数人采取的太多多为“尊重理解但不祝福”(不祝福是因为自己信奉唯物主义的原因)。
本科期间或多或少有时候会想自己有啥用呢,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子的人呢。不过那时候我已经悄然地就脱离了世俗框架,好好学习找个好工作组建好家庭过好一辈子这样的目标显然是无法让我接受,我甘于平庸是因为自己对于很多事没有所谓“上进心”不甘于平庸又因为自己并不想像大多数人一样“随波逐流”被大势所塑造。所以那个时间的我可以说类似于四不像,不喜欢这个觉得那个俗套但又没有自己的一个准确的想法,虽然不善言辞如果深入内心属于那种又是一张白纸但上面用铅笔绘制了很多的草图。在观念意识的塑造期间总是令人迷惘。不过呢只是大方向上有所迷茫,生活中由于自己多少属于那种乐观派也没什么影响。
直到最后自己清楚自己要成为什么样子的一个人,那就是对社会/他人有用的人,而不是只知道争夺个人利益只计较个人得失这似乎也于我本身具备的“反权威”特质相符,笼统的来说那必然就是所谓的“好人”了。为什么要成为一个对他人有用,而非自己获得更多利益的人呢。这也是由我世界观塑造而来,既然这个世界的人类痛苦的根源在于自利/私有制,那么我作为这世界的一份子,从思考的目的来看并不想成为这样的“燃料”“助推器”,我倒没什么大的志向顶多脑补一下(如我从高中开始脑补的一部剧情,最开始只是消遣,但随着自身的成长引入了一些观念,最后世界的塑造才符合我的三观,所以最近机缘巧合下勾起了这个念头,想把这个在我脑中存在了几年的幻想写成文字,不过我对于一些细节塑造缺乏一些基本支撑,先准备写一篇带有浓重自我观念的仙侠小说,毕竟说起来我在现实中好像也在修仙寻求“超凡”)。对于要改变世界或者改变xx现状这样的宏观目标来说,我更追求那种“以小见大”,地球上人类世界是由八十亿人口组成的社会,那么倘若我这一生做出了改变,改变世界的八十亿分之一也算是贡献。
其实在人生观彻底确定之前已经有很多迹象可以表明自己的发展趋势,能有这样的人生观似乎也实属必然。就像我在谈我唯一的朋友那篇文章里讲的,我和L是高中期间班级里唯二没有明面以及私底下称呼那名女生为“母猪”的人,包括和我关系挺好的两个同桌或多或少都这么叫过,从现在来看他们的确和我关系很好我也愿意分享一些秘密给他们,但如果真的问我我算不算他们朋友/他们是不是我朋友,我依旧会说不算,他们只是和我关系很好罢了,大概率是因为他们身上最核心的品质我还没有看出来。而L和我一样平等的讨厌所有人(小的时候就突然讨厌所有人包括关系好的,父母长辈)也会平等的喜欢所有人。直到今天我依旧是这样的人,从单纯批判角度来看,任何基本上只顾自己而忽略他人的人(基本涵盖所有人类)或者那样的行为都会遭到我的鄙视(乃至我自己),对于这一点我自认为最绝的地方在于别人是深受资本/威权/他人自私的迫害才会导致这样的心理,而我基本上就没有,活到现在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会讨厌但不至于损害过自己什么利益相反我甚至是这套观念一定程度的利益所得者,我将详细阐述:
某些角度我就是个不知好歹的家伙,父亲虽然年少时对我严苛甚至因为我不听话不如意打过我不少次(小时候其实成绩挺好就是很皮不自觉非得上紧箍咒才好好学习,其他文章里提到过正常如果一直严加管教基本上高考c9的水平华五未必不可能),不过我似乎从来没讨厌过他,如果哪次讨厌了基本上也就是因为早些时期被打的有些疼了本能的讨厌但可能都不超一天,甚至有次他打了我生气回房间的时候碰到了桌腿把腿碰疼了我还想关心一下爸爸腿疼不疼,后来么说白了皮糙肉厚了被打都不带疼的,自然连本能的恨都没了,我或许在小的时候就开始思考,我觉得我爸不是单纯的想拿我泄愤,但我当时也不理解为什么要恨铁不成钢,只是单纯的觉得应该不是单纯恨我,所以也对他没有恨当然也算不上多喜欢就是属于那种哦可以理解的感情。长大后一方面可能是父亲工作开始繁忙抑或是也在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就其实不怎么强硬了,也可以是因为我和父母博弈的结果吧,就是管不住纯粹的吃理不吃硬(除非特别硬,基本越等于不可抗力我才会低头),放松管教对于我来说那可就是随意发挥,我曾经把我比作树叶以前在树上之后脱离了数木随风飘荡飘向哪里都有可能,那自然学习肯定得拉下。父母也感慨过自己教育是失败的没有用对方法,我倒是并不那么认为虽然算不上成功但也不失败(可能他们太希望我成“龙”了吧,尤其小时候在被管教下优异的成绩给了他们希望,),我知道他们的缘由,他们是靠着努力学习知识改变的命运,这样的成功法宝自然渴望在我身上再次运用成功,所以我对他们的教育觉得也没什么问题,如果非要说结果那就是可惜你们的孩子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个另类,如果换做是别人想必现在孩子高兴(名牌大学毕业学历好工作高薪而且升迁快能力强,各种优点加身)父母也欣慰(孩子不辜负一番栽培待人接物学习工作样样优秀)。不过现实就是现实,没有如果。所以呢父母也在和我妥协和他们自己妥协,也用他们自己的人脉、资源想让我在他们最后干不动之前有个高的人生起点。作为我们家的独子,爷爷奶奶自然也是用他们的方法疼爱,比如我爷爷在我研究生毕业后就给我钱让我去买车,说起车,我家条件咋说呢和大富大贵人家肯定不能比但也算是铁饭碗家庭,多年省吃俭用其实买个车肯定是用得起的,我记得我爸以前还挺喜欢车的不过也为了积攒积蓄再一方面他去上班也挺近的,就家里一直没买。我现在刚工作地方有点偏回一趟家还怪麻烦我爸就说你要想开车先给你买一辆开着,之后结婚了再买一辆更好的,退下来的我开,不过我拒绝了,我不是一个很喜欢父母一生都在为子女奉献的人(据我观察其实很多人嘴里喊着独立实际上一点都不拒绝),包括结婚买房一个道理,说起房子除了自己在住的其实父母在我初中的时候就去省城买了房子当时是想让我去那里读书来着(单独招生考试没考上,只好当地走了保送读高中),我就不喜欢这种父母大半辈子都扑到孩子身上的感觉,他们应该有自己的消费和生活,他们之后年老更需要一个稳定的居住环境,我还算年轻有时候奔波一些也无所谓,我个人基本上世俗观念无法约束,房子对我来说就是个住的地方,租房只要别动不动赶我走在我看来和买房没区别,所谓家的感觉和那个购买、租赁没有一块钱关系(可能有几毛钱的关系)。有次我表达这样的观念都让我妈直呼变态,是啊,我就是这样正常社会里的一个异类,要是换成别人早就该直呼父母对他真好既不绑架他的意愿又愿意付出很多,呵呵,谁让找个人是我呢。
人生啊就是这样,百分之99的正常人概率也难保你自己不是那百分之一里面的百分之一,虽说自己内部世界丰富但也渴望与外界建立连接,然而呢我真是太特殊了,百里基本无法挑一,我观察那么多人怎么就那么难找一个和我类似的人,难道我就是极品稀有的存在?好像是的,以前无聊测MBTI人格分类的时候当时也没在意说自己是ISTP人格,后来和L聊天惊呼怎么你也是ISTP(不过他测歪了,其实是INTP),当时就挺感兴趣的有种找到组织的感觉,就看了一些相关的文字和视频解读,嘿核心内容真准啊,刻板印象这方面现在倒是不符合。其实MBTI呢很多人诟病/瞧不起的原因是觉得就是个科学版的星座单纯从娱乐性质来看的确是这样很多人其实也一定就喜欢某个人格单纯的在那里喜欢某个人格刻板印象“好的一面”或者单纯的就磕cp,但从核心的一些解读上或者从形成原因和这类人格的关键特征上来看还是准的,而且的确是提供了一种找到组织的感觉。不过呢就算是核心关键特征在,我在ISTP这个大概占人类5%左右的人格里也是少数,归根原因是同样喜欢思考构建内在逻辑架构,同样喜欢注重现实,别人注重了“颜值”“财富”等方面而我注重的则是另一面。
人生观的建立其实是给我拉出来另外一条赛道,好处么当然也有,我由于对待人生态度上都和别人不同所以基本上内耗不存在,心灵上是自由的而且在我看来是杜绝了一些潜在的“不好的结果”,当然不好的地方也是肯定存在,那就是我作为大浪之下那颗倔强的钉子不顺势而行物质方面会少得到很多而且会遭到很多人的不解社交困难。不过倘若有人问我你后悔来到这个世界么,你后悔做这样的选择么,我依旧会说不后悔,面对风车我依旧会冲向它。至于执行人生观的过程中需要做什么,就一定程度上涉及细分价值观,毕竟人生在我看来就是一件件自己认可的事构建而来,关键部分就在于构建自己上,倘若无主动被动的漂浮哪怕有再高的“地位”“成就”那也是碌碌无为白活一辈子,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求索探寻价值实现价值就是我的人生,也就是之后要介绍到的价值观。
博文发布时间:
最后修改时间:
人生观的描述可能依旧不够具体便于理解,价值观以及各观念的部分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