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共计3,492 字,阅读时间约 18 分钟。
本人对哲学体系知识的理解仅仅局限于三年前考研时候了解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而且当时只为应付考试而学,但仅仅是一次接触没想到就奠定了基本的三观模型,最终在几年的思考以及实践过程中趋于稳定。在不久的未来我将对其他经典中外哲学著作进行研读并理解吸收纳入自己的逻辑体系。我个人人格特点是哪怕抽象概念我也要将它“具象化”(不知道用词是否准确,姑且这么用)用来满足自己的逻辑闭环/自洽并用于指导实践活动,所以一方面对哲学基本没有研究,另一方面注重实践,所以自认为输出语言虽是枯燥乏味的但并非晦涩难懂。
世界观其实很好理解,就是个人对世界的认识,广义上讲可以包含物质与意识的总和。因物质第一性和意识第一性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换句话说就是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决定不代表改变/指引,而是在探究谁是第一谁是本源,唯物主义观下,意识也是可以改变物质起指导作用),个人信奉客观唯物观,准确的来说是辩证客观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结合体,抽象化概念暂且不表,直接谈我对世界的看法吧。
因自己信奉客观唯物观,所以认为物质第一性,物质具有客观性不以精神尤其是人的意志为转移改变。这点直接体现在我生活中基本不说“祝你xxx”之类的话语,因为你的走向,未来是并不会被我或者其他人的意志所改变,而更倾向于说“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喊我”“有什么想不开的和我聊聊”之类的话语同时也是承诺,但后来受限于各种社交场合的所谓“面子”等因素的强迫,我在经过内在逻辑自洽后便会说一些类似于祝福语,但把祝福改变为“希望你xxxx”,这也是我个人改变的一个缩影,以前异常讨厌的社交敬酒(虽然我不喝酒,但是作为小辈要敬酒)因为我很讨厌刻板的没有理由的”敬酒“但想明白后减少了不少抵触感,且可以说出针对不同人定制化的“愿望”敬酒词,令我父亲大为感叹直呼成熟懂事。我就是这么个人,很多事情我不做是由于没想明白,没有用理论来解释/纳入自己的逻辑体系,若一旦纳入进去,我的实践/劳动/主观能动改造即刻就会到来同时迸发出令自己感叹的毅力以及专注投入度,这也是我可以大胆承诺我可以做出很多改变的底气是源于自身特质而非“某些特殊环境下的一时情绪表达”。因对此观念的执着坚持信奉,所以自己基本上很难提供情绪价值,如夸赞,安慰等,但共情能力是有的,不过目前依旧在思考如何把夸赞、安慰等情绪价值的提供纳入我的思维体系,目前基本思路是这些情绪价值物化为可以让人快乐的”快乐水“,而我只需要学习”快乐水“的制作和等待适当的时机交予别人即可。
回归原本话题,我的世界观探索/追寻要追溯至很早以前或许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思考的一个问题:”人类为什么痛苦,人类为什么要遭受那么多不平等/磨难?“。这是我自己在经历/亲眼所见/冲浪所见之后会思考的问题,我个人认为是源于自己最核心内心的那份柔软与共情,小的时候我甚至和物体共情,一个背了很久的旧书包被扔掉都会哭很久。但小时候莫名其妙产生的情绪与共情不足以指导/塑造我未来的人格和人生,我要用说得清楚的语言来探寻这个问题。马克思主义告诉了我答案,或者说是至少让我自洽(即我自己信了)。如果说大千世界是物质为第一性构成的世界,那么人类社会就是以私有制为架构构建的社会,初次接触马克思主义,可能接触的更多的是对资本家,资产阶级的批判以及对如何构建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的设想,剩余价值学说也是为批判/揭露资本家剥削无产阶级而诞生,但人类的苦难/不自由仅仅是因为资产阶级/资本家?这样的答案显然无法说服我,而在一次有一次的思考下或偶然通过某件事想明白(如我在过年那天前往爷爷奶奶家过节,我就在思考如果传统节日的某些”约定俗成“要用一个理由来解释,那么为什么我们非要在节日那天要举行聚会,如果打破世俗或者传统,它能持久存在的生命力是因何而来?在路上我看着人群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活动以及一辆俩私家车,我突然意识到这就是他们能够如今依旧拥有旺盛生命力的源泉:即,家庭是人类社会私有制的中坚力量以及最基本的组成结构。只要这个私有制的社会存在一天,那么家庭作为最小的细胞就要完整的保留在社会中它就需要这样的活动来凝聚,哪怕在当今社会交通便利的情况下我们依旧要做这样的”形式“来彰显一个家庭的和谐和坚不可摧。换句话说只要这样的家庭存在一天,那么私有制的社会结构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就在认识到这一点的那一天:除夕夜我回到家里做的第一件事是了解相关理论,突然惊奇的发现恩格斯就已经提到过这样的观点即家庭是私有制的起源,一种被认同的感觉蔓延至我的全身,很可惜的是原本并未找到,但已经足够了,至少让我自己自洽了。
很多人有着并不那么完美的童年,或是所谓家庭的不和谐或是家庭中家长对孩子的过度控制(我就是过度控制的例子),高中成绩下滑、不喜欢学习,高考成绩差,读了本科依旧颓废爱玩懒惰我也寻其原因,认为环境方面那必然是童年时期父母想要用严苛的教育和管理来复制他们以前变”优秀“与”出人头地“的经验给我,然而我是个弹簧,施加的压力越大当你松手的时候那么我反弹的就越厉害。一旦失去了强力的监管与管控,我只会尽情的放松享受独处享受自由。而逐渐形成的人格里”反权威“的那部分致使我并不喜欢听”传统“的说教,因为里面包含的前因后果和价值观并不能说服我。加之我对人类的怜悯以及爱思考的特质,我逐渐认为,私有制可不仅仅出现在物质生产和分配的经典场景即”工作,特指在私有企业工作被剥削剩余劳动价值“而在于方方面面,无论从大从小观察都会发现:少数决定多数,少数分配多数这是存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作为个体,我们被要求被分配被控制被定义被迫接受事实。
就像敬酒一样,我讨厌被迫”你是小辈要懂礼貌去敬酒“,我可以接受”自己想明白敬酒其他的含义,如果没有那么我定义“,于是希望各位怎么怎么样的语句就从我的脑海里开始组织并有我说出,而且万年冰块的我脸上露出了微笑自然不做作。为什么?很简单我希望天底下所有人幸福快乐,那么我只是把希望所有人的范围缩小了罢了,我只是把心里对于不同人群的希望”定制“了一份传递给了其他人,因为表达的是真情实感,那么自然感动人心不刻意。就像学习一样,如果你告诉我”学习是为了奔个好前途“那么我一定会抵触,我能接受的是”学习这个可以让我自己xx特质提升。“甚至一个和我关系比较好的人如果告诉我”你的xx方面还需要精进,我想和你聊xx方面,你可以多学习学习xx我们一起讨论交流吗?“我都可以欣然接受并很投入进去学习,为此我可以放弃几乎一切的娱乐活动。具体原因我将会在人生观和价值观部分给出。
历史唯物主义也称之为唯物史观,对我最大的思想启发就是认可人民群众对于历史有着绝对的决定权,虽然与英雄史观相对,但也承认英雄/历史伟大人物对于历史推进/改变的作用。而正因为我认可这样的观念,我比较喜欢《大秦帝国》这部小说以及影视剧,以长平之战为例,这里面不仅仅描写了白起与赵括的不同,更让我见识到了战争背后进行的情报战以及资源战,如缺粮怎么办等,长平之战的胜利属于秦国人民,也属于后世七国统一后的秦帝国乃至中华文明,但我承认杰出将领以及当时统治者对于结果的影响力,认可他们身上的诸多可供学习的优点。
综上我认为私有制是人类痛苦/不自由的根源,人类社会是由家庭组成的私有制社会,人人的强利己导致现在的诸多乃至一切问题,我也曾想明白如何解决,于是在本科、考研、读研前期疯狂的像别人想要了解一个领域扩充自己知识库那般去了解各种”宏观“知识,经济,政治,军事各种各样的都看,也关注了很多产出内容的专家教授学者以及媒体,但虽然我耐着性子去阅读去理解依旧无法总结出一种让自己信服的逻辑并纳入自己的体系,最终经过自己总结,发现,若要彻底得到解放,那么家庭结构必须解体,如孩子出生之后的教育并非由原生家庭来养育而是通过类似于一种公有的”大家庭“来抚养,他们的性别不在具有传承性,他们是人类社会的孩子和未来而不是诸如张家李家王家的孩子,为社会为自己而活是第一步。还有耐心看到这里的各位或许心里不由自主地出现了那几个词语了吧”幼稚“”空想“”理想化“之类的,巧了我也这么认为,有些人基于这样的观念提出的可以解决现实实际问题的”社会化抚养“方案在互联网上一度要被开除左籍,被打为”法西斯主义”。虽然直至今日我依旧认为那是没有问题地观念,而且我是一个注重现实的人,我不会真的想要实现它,但我注重的是理论逻辑的自洽以及可以应用于实践,那么我就又开始让逻辑自洽,如何在基于这样的观念之上来实践呢?我的人生观呼之欲出。
发布时间:
最后修改时间:
博文分类:
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