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3,167 字,阅读时间约为 17 分钟。

情绪价值一词在近些年来屡次出现,对于我来说最早见于谈论婚恋观的地方,这些领域是情绪价值词频更高。我一直对这个词汇保持难以理解的态度,是因为虽然我知道很多人需要情感上的一些积极响应,但自己由于社交经验匮乏等原因无法深层次或在实践中理解到它的作用。

其实大多数情况下我是可以感知到他人情绪的整体存在,但更详细的方面我无法探明,一方面是因为在社交场合下,我要想更细致的探明那么对于我来说需要比较直接的询问,对方愿意表达才可以。另一方面是因为有的人的情绪表达属于只透露一点点,剩下的他们会等一个“懂”他们的人去和他们共鸣。就这样在自己觉察能力不足加上可供分析的情绪物料稀缺等主客观因素的共同加持下,让我对精准理解他人情绪变得困难许多。

若只是理解不能倒还好,自身成长过程中情绪释放通常由自己去消化这样不清楚是因还是果,导致自己稳定情绪并不需要他人来帮助进一步减少了和他人的情绪互动。内在逻辑思维+微乎其微的情绪互动直接塑造了现在的我,这样的结果就是如果有人向我分享一些事情,其中饱含了他们的一些消极情绪,只要对方吐字逻辑基本清楚,我是愿意去聆听也能设身处地的想到他遭受的一些并且和他人一起吐槽,但能和我分享情绪的人多半都是比较直观的情绪表达,且主要目的就是来做情绪输出,目的明确我自然会和他们共情。虽然不是很完美的情绪共情但绝对和“冷冰冰”“高冷”“木头”这样的词汇联系不到一起去。

情绪理解无能的重灾区是交往的初期,即双方对对方的表达方式等还不够了解的情况下。如果对方初期想要开开心心的和我交流争取能有一段愉悦的对话以及互动的话亦或者是对方在某次对话中输出了一句带有一定情绪的话语。这个时候我灾难级的情绪理解以及处理能力暴露的一览无余。对方比较主动的想要去沟通,这点我是能感受到的,且我也愿意去继续沟通下去,作为社交困难户我珍惜每一次的社交机会(哪怕对方觉得我表现得不够好在断交之前有一段职责我依旧珍惜)且尽力想表达自己的真诚(因为自己认为真诚才是社交的压舱石和基石)假设途中遇到一些小障碍,如前几天遇到的一件事:

对方认为我怎么体现的有些冷淡,此时虽然我也在努力的输出文字甚至字数多于他人但对方有时候觉得依旧感受不到我的热情/想要了解她的时候,这时候我会着急去解释(因为真的珍惜每一次机会,哪怕很短暂不像让对方误会我),我并非冷淡,只是有些事我想慢点说,因为自己比较特殊直接说出来对方会讨厌。此时对方就会感到不解认为我不应该把过往他人对我的伤害转移到她身上,之后正常聊天对方认为我好了很多没那么冷了,所以她还稍微熬夜多陪了一会我,我表示感动(因为她愿意去“纠正”一些我社交态度上的不足和错误,我很喜欢这样比较细致的纠错)便说“比起虚假的客套我更喜欢你这样尖锐的指出我的不足,她就认为我把前面她的热情看作是”虚假的客套“,而后面指出不足才是最重要的。认为我错认了她的”真诚“,之后就是对我的一些职责,说你喜欢这样尖锐的话的话那我骂你好了,火上添油的是我属于那种喜欢听别人对我的”批评“和”指正“的人,因为有助于了解自己在他人视角下存在不足进而改进自己(并非在意别人评价,我只是类似于照镜子那样看清自己,做出改变,我的目的是提升自己而非迎合他人)。但或许这又是一记毁灭级别的重拳直接ko掉我和她社交的可能性,我能感受到她的愤怒”杀千刀的“”父母没教过你好好说话么“”我只说一句“(但她发了好几句)”我像个傻子,傻到有所期待“,这下我听懂了,但种种原因已经于事无补了,她选择了我最喜欢的拒绝别人的方式”拉黑“,那天夜晚我看着她迟迟发过来的文字,曾经有一丝情绪在我心中泛起一点波澜,就是我的不解,我”自认为“很努力的在解释澄清展现自己,也在找到她的话语中可以接话的部分进行接话,对方也觉得我打开了一些话匣子没那么抗拒了遂愿意晚睡一会陪我聊天,但怎么就瞬间变成这个样子,我自认为我可以虚心接受他人批评甚至骂我这项”优点展示“也好像成为了扑灭火苗的油,一瞬间我认为她”情绪敏感“但,这仅仅是一瞬,立马我的理智和逻辑占据上风接管了我全身的主导权,她没问题只是我的作为有些太过于“自主”,认为”我犯了和以前一样的错“即:用过往失败后总结好的模板直接套用在下一次社交上,结果自认为可以避免别人不想听我说屁话结果导致别人认为我“不够想了解她”虽然这次表现已经有巨大进步,不过对于我来说依旧有很大的空间需要成长。这件事导致那天晚上我久久不能入睡(平时三分钟入睡,那天晚上二三十分钟已经很久了)。说起来有些令人发笑的地方在于我还想,我自己说你要骂我我绝不还嘴,我做到了但是你说自己只说一句话但是忍不住说了好几句,在这样的玩笑背后是我的确能感受到对方满怀期待的发现我可能还挺符合她心目中可以沟通交流的人,希望和我多一些个人的交流但,令人遗憾的是,在情绪感知方面我就是个小孩容易让人生气、抓狂。

我是一个试图用逻辑思考来想明白情绪的人,不过情绪这些东西有时候产生的莫名其妙有时候又很随机,但很可惜我已经把逻辑思考纳入我最根本的特质,对待自身,爱情、友情、未来我追求的是长久而非一瞬间说不清的”感情”,就像交友中,我就需要思考他和我在过程中哪些是我可以接受的,哪些是我喜欢的,哪些是不可容忍的,最后给出一个是否可继续交往的报告来指导我是否长期继续,如果无可能我是连多说两句话的耐心/时间都没有,我自己是一个把社交范围界限化的很清楚的一个人,如果只是玩伴(如打游戏认识的人,那么就在游戏平台交流即可,QQ和vx之类的平台涉及“全范围”交往,一旦涉及那么对方只会得到一个他们看不懂感觉怎么都相处不舒服的我,不如就把对我的印象锁死在某个狭小的范围,不过后来为了交流方便依旧会开小号,其实我小号说得更多,大号无非是和现实生活中的人有交集而已)那么就只有在一起玩的时候有沟通。而情绪价值的缺乏致使自己线上线下社交困难,因为很多人交友线下或许因为自然社交场景的存在如”都是一起共事的同事,在一个屋子里生活的室友“天然的可以增加交往频率,或许别人可以在日常中透过我无趣的外表发掘出可交往的一面,所以这也是我的朋友和关系好的人为什么都是我的室友,同学的原因。其他的就要去主动社交,而主动社交一方面考验自己的”推销自己的能力“最重要的是你得想去做,然而我不擅长也不想。和其他在线下社交弱势的人不同的是,很多人在互联网上可以尽情的展现自己独特的魅力,可以吸引很多欣赏他们的人”典型例子“就是各平台主播线下正经沉默寡言,线上跳脱有趣既实现了自己的存在感体现了价值感又可以养活自己抑或是那些线下种种原因交友恋爱经历不多但线上可以展露出脱离肉体与现实的那份”有趣的灵魂“,从结果来看,可惜的是我哪个都不属于,我在线上和线下没有反差感,都是一样的。几乎没有人会愿意破开我可能独特的外表之后,发掘到的是一颗充满说教爹味的内核,谁会愿意再找一个严肃的”爹“来交往呢,大家大多数都需要的是略有缺乏的东西,形象类似于妈妈,闺蜜,兄弟等。

在核心或者真实交往的过程中/涉及利益时严肃认真善良,在情绪交会的时候活泼有趣幽默,这样的要求对目前的我而言太难,回想起这些年来我某些言语举动谈吐可以让别人开心的其实都是不经意说出的一些心里话以及吐槽,那份他们没有见过的新奇幽默感逗得他们直乐,说来有趣最近结识的网友能留存比较长的反而是被我的吐槽帖子来吸引,多少有点类似于地狱笑话了,不过我个人倒不在意甚至会高兴,或许独属于自己的幽默感来自于那份认真总结但是又沮丧的样子或许是逻辑架构下的一丝反差感。

不过刚才在写作望天的时候,突然思路又被捋顺,好像找到了某些道路,因为过度思考的原因,有时候会发掘一些看不见的小角落,或许之后可以进行开发。

发布时间:

最后修改时间:

文章分类:

文章更新日历:

2024 年 9 月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作者

jin151348@gmail.com

无名无怨无悔的不起眼角色

所谓信任

良好的沟通,前期互动的构建才能支撑起信任,其...

喜欢甜豆腐脑还是咸豆腐脑?生活里社交中也存在的接受美学

不涉及甜咸豆腐脑讨论,而是通过我和别人的聊天...

未来计划beta版

为了满足自己需求所作计划,详细版本会在后续列...

人生观

我要从自己开始打破我认为的“不合理”的那些“...

可能存在的疑问/Q&A

发现有不少可能存在误解的地方需要进行补充说明...